楞严咒的作用和好处和忌讳(诵读楞严咒的作用和好处和忌讳)

最近有很多读者朋友对楞严咒的作用和好处和忌讳有疑问。由部分网友整理出相关内容希望能够解答你的疑惑,关于诵读楞严咒的作用和好处和忌讳,本站也已经为你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为何“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

法华楞严讲义 昨天

楞严咒的作用和好处和忌讳(诵读楞严咒的作用和好处和忌讳)插图

(印广门清法师讲解楞严经视频+讲记第17集)

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我虽然生在佛世,而且与佛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同生,但是呢,对这个外道断灭论还没有完全地解除疑惑。「云何发挥」就是看你佛怎么样把这个道理帮我讲清楚。「发」带有开示、开发,「挥」也带有挥发之义。把我这个疑虑解开。「证知」, 使我能够刻骨铭心深信不疑。「此心不生灭地」,我这个心到底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就叫个不生不灭?通俗地讲,告诉我这个宇宙人生的真理。自古以来啊,无数的宗教、哲学团体,英雄、伟人、圣人等等,都在探讨宇宙人生真理。这个世界从何而来?这个世界怎么回事?可是谁也讲不清楚。唯有如来出世才能把这个问题说清道白。

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波斯匿王讲这个话比阿难讲话要有些分寸,他不是讲全体都「有漏」。今此大众中「诸有漏者」,一切大众中有漏的人,不等于大众都有漏。他毕竟是国王的身份,讲话不是那么很随便。也就是说还有疑惑的人,都很想把这个问题搞明白。

对于修行人来讲,很可悲的就是说,有些人并不是不知道自己有漏,他也不明白佛法是怎么回事,也知道自己讲得不究竟,可他就是不愿意闻,就愿意稀里糊涂地修,这就是悲剧。阿难也是这么请法,佛也是这么说法,就是因为不知道「常住真心」、不知道「二种根本」,所以终日修行,「枉入诸趣」。

我们从现在开始要广泛宣传这个论点:要开悟,唯有读《法华经》《楞严经》,因为是开悟的《法华经》,成佛的《楞严经》;成佛的《法华经》,开悟的《楞严经》。怎么样讲都是一样的,这两部经是一部经。可是我们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修行人,死死提着个垃圾袋不肯放下,还以为自己会修行,主要的责任在于,《楞严经》第六卷就有啊,「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现在好多人不管听到谁说法,都是:

「哎呀!讲得太好了、太好了!」「你得到了什么呀?」「不知道。什么也没得到。」

他们认为一个人能言善辩、天上地下讲得活灵活现,就是讲得好,这是一种悲剧。他利用人们的一种善良心理来诈骗佛法。没有把《法华经》《楞严经》看懂的人,其实你一开口就是错的。而且佛在《佛说法灭尽经》这部经上讲,到灭法时代,第一部灭亡的经典就是《楞严经》!因为这部经典讲真话、讲的真理。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

佛问了两个问题。你觉得肉团身是金刚不坏,还是一定要归于死亡?佛讲一个真理往往就是从最浅显的事情或者现象来启发,这就是智慧,容易叫人开悟。为什么有些人讲经看上去讲得对,人家不懂啊?这里有几种可能性:一种是他自己就不懂,但是好心搞一些口头禅来劝导大家;一种甚至就是故意的——那就是魔王发誓啊!

所以我们对一切的人,不要看他冠冕堂皇怎么样,你看他这种讲法能不能起到真实效用,听了以后能不能给你那种石破天惊、刻骨铭心的感受,能不能叫你幡然醒悟。「哎呀!原来还是这回事啊!」你不要听来听去都是在「贴福字」。怎么贴福字?都是在恭维赞叹,怎么样怎么样。讲法一定是讲到真实之处,三句话就不离本行,你必须时时围绕我们这现前能够感受到的一切的万法,它是怎么回事?始终扣紧这个主题。从日常生活下手,从我们眼前、乃至从我们当下、当生说起,要搞明白。不能把讲经说法就变成讲故事,谈古说今,那只是一个方面,不是最主要的。

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所以波斯匿王也是没有拖泥带水,因为这是明摆的事实。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

你现在还没有死,你怎么知道你必然要死?也是用一种同分妄 见来推理,有时候同分妄见也能推导出真理来。怎么推导呢?凡是 人都要死,这是不是世间的同分妄见?因为我是人,所以我要死。

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波斯匿王是带着隔阴之谜而来,但由于无始以来修行的习气,他这个心是不是比别人要细一点呐? 一般人很少观照这个问题,乃至到了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他心里都还没有准备死的那种念头。波斯匿王不仅懂得要死,他还知道从这个身体变迁情况来看。「念念迀谢」就是念念变化,「迁」就是改变环境,「谢」就是死了、灭了。新新不住:前面念头死了,后面念头是不是新的?但新的后面是不是还有后面的念头啊?才出现新的,刹那间就要变成旧的,是不是「不住」?如火成灰:一堆柴火烧起来以后,我们就知道这堆柴火终归要变成一堆灰,渐渐地它这个能量热量就会消耗掉。殒亡不息:「殒」就是「亡」,「亡」就是「殒」,等于我们这个生命从出娘胎开始是不是就进入倒计时?从出娘胎起是不是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但世间人认为是一步一步地走向成长、壮大。

佛言:如是。大王!

佛印证他讲的不错。

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

「生龄」就是你现在这个年龄,以及在你这个年龄阶段中的生命的活力、生命力。已从衰老:因为当年这个波斯匿王年龄己经六十二岁,这个时候的颜貌与童年之时比较怎么样呢?七八岁、十几岁这个童子时,容貌是不是很嫩很鲜呢?看到小孩子都恨不得咬他一口,是不是?一看到老头子满脸皱纹了,就没有人喜欢。年龄大的人都有一种自卑感,「哎呀,我都老人了,谁喜欢啊?」

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颓」就是萎颓、衰老的年龄;「孩孺」呢,就是小孩子,「孺」就是小孩子。

「肤腠润泽」,「肤」就是皮肤,「腠」就是皮肤上的皱纹。「润泽」,就是很有光色、水灵灵的,不像老人皮肤是干巴巴的,这不一样。

「迫于衰耄」,「迫」就是快接近于「衰耄」;「衰耄」呢一般地是指七十、八十、九十,年龄越来越老——「耄」一般的是八九十岁,「衰」是七八十岁这样。

「形色枯悴」,「枯粹」就是干枯啊;「精神昏昧」,人老了以后带有一点痴呆的样子,眼睛看人带有一点痴呆呆的。

「发白面皱」,「皱」就是皱纹。「逮将不久」就是快要不久于人世。「逮」是得到的,我能得到的这个生命己经不长了。

如何见比充盛之时:这里的「见」不是看见,可解释为如何能比那个年富力强的时候。「充盛之时」,年富力强。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

这是个问号。大王,你这个面容——「形容」就是面容, 或者你这个身容、容貌、形体,「应不顿朽?」「应不」,总不应该是说老就老、说死就死啊?「顿」就是立即的意思。

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

「变化密移」是讲我们这个生命刹那刹那都在走向衰老,他这个变化的过程非常非常微细、非常非常快,所以我们不容易觉察到。就比如我们指甲是不是时时在长、头发时时在长?你能不能看到啊?看不到、觉察不到,我们只能从比较大的变化、粗糙的变化来看。比如一个夏天、一个秋天,又是一个冬天,是不是?来感觉到又多了一岁了。

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

他知道回光返照了: 二十岁的时候感到很年轻力壮,但比十岁的时候是不是感到衰老了?

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

今年就是六十二岁了。六十二岁的时候看五十岁的时候还很强壮。

我记得我三十五岁的时候我还洗冷水澡,现在动也不敢动了,还洗冷水澡呢? 二十岁的时候,那二百斤的大米麻袋往背上一驮,小跑步;现在五十斤也驮不动。所以人可不要看不起老人啊,我年轻的时候力气可比你们大啊!

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

这是由寒暑之变到十年一变。怎么讲呢? 「我见密移」, 在我观照这个「密移」、先从这么个境界来讲,「殂落」就是衰落。这个「其间流易」,「流易」是变化。我们用十年一变来看,也能看出这个问题。

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再把心放细一点来观照。「一纪」是十二年。我们现在以十二个寒暑来讲这叫一纪。实为年变:

就是十年一变,发现每一年都在变化。我记得我五十八岁的时候我坐火车我从来都舍不得买卧铺票,到了五十九岁的时候睡卧铺票都感到很累。人是不是一年一年在变化呀?

所以我们对老人应该尊重一点、要优惠一点。我现在规定:一般地出来听课的话,特别是我们出家人六十岁之内的一般的都买硬座,个别的身体不好的也可以照顾买这个卧铺票。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一个月都不如一个月,到了年纪大的人他会有这种感觉。何直月化?兼又日迁:这个「直」,哪里仅仅是「月化」啊?每天都在变化。

沉思谛观:这里「沉思谛观」就是心更细了。「沉」就是把心沉下来再认认真真地好好想。什么也不管,是想怎么回事。

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每一念每一念都在走向衰老和死亡,是不是?就跟那个马季和唐继忠俩人说相声,也就是讲这个人命无常啊!两个人见面说:「哎呀,都老喽!我们是一年不如一年喽!」两个人叹气啊。另外一个说:

「哎呀,我是半年不如半年咯!」

另外一个讲:「哎呀,我一个月不如一个月! 」

「我半个月不如半个月!」

「我一天不如一天!」

「我半天不如半天!」

「我一时不如一时! 」

「我一分不如一分!」

其他人不吭声了。怎么不讲话了? 「我死了。」

人命无常啊!黄泉路上无老少。有些人怎么讲?等一等,等退休以后再说;等一等,等儿子讨上老婆再说;儿子讨上老婆再等一等,等小外孙上学再说;小外孙上学以后呢?「哎呀,现在走不开,要给小外孙做饭。」是不是?你一个人如果想这些事情啊,你越想事情就越多,就这个道理。越没有事的人,他真没有事。人就这么古怪。名利小事人人好,生死大事无人晓。你以为二十岁三十岁怎么样?你不一定就在那个八十岁人后面死,明白吗?所以有智慧的人要抓住当下,人命无常。所以人到这个时候,他应该想一想我从何处来?又要往何处去?该要明白这个道理。这个时候佛可以开口讲话了。波斯匿王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佛就在死上做文章。

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你可知道你死了以后,就你当下这个东西里还有不灭的东西 吗?这往往把人就问得楞住了。有的人讲:「我不知道诶!」有的人讲:「没有诶。」有的人讲:「有。」

「为什么有啊?」

「我不知道诶。」

知道有的人这是过去世的善根,可是你问他为什么有,他不一定知道。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

老实人说老实话,「我不知道。」这是老实人。他没有讲「没有。」他也没有讲「可能有。」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所以有些人面子很薄的人他会打肿脸充胖子:「肯定没有!」「 有。」或者「可能有。」是不是?装成那个样子。

所以我们这个修行人直心是道场,不懂就不要装懂。有些人你讲出个头来,他马上就跟你应出个尾来。这都是强不知以为知。世间人讲句笑话,叫「生怕人家把他当成哑巴卖掉」,这样的人要改正,不要打断别人的话。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

他讲不知道,佛就有开口讲话的余地了。那我现在告诉你什么叫「不生灭性」。

见恒河水,这是不是生活中的事情呐?

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携我」就是带着我,「谒」就是恭敬礼拜、看、参观,等等。「耆婆天」,翻译成汉语叫长寿天。经过这个恒河,那个时候就知道这是恒河水。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於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这里「乃至六十,日月岁时」都是指这个年代寿命。这几句话比较别扭一点,反正是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这是佛在引导他:六十二年以来你己经觉察到念念迁变,你三岁的时候见到这个恒河水,到十三岁的时候,「其水云何」?

这段经文比较费解。按照佛一贯的讲经风格和「一心三藏」的道理,一个呢,把它解释为:你三岁看河水的心、十三岁看河水的心、六十岁看河水的心……在不同年龄看河水的心变了没有?是不是还是那个东西在看?水变了,心没有变。或者解释为:你能不能把三岁、十三岁看河水那个事情回想起来?也就是说我们的心可以回到过去时。

所以「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然后讲我能见的这个心没有变化,还是这个东西。这样就讲得通。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

「观河之见」,这个「见」是不是就是我们的心?是不是把前面圆融起来了?到这里就切入正题。如果按前面来讲就是「观河之水」,这里就变成「观河之见」。

所以这段经文比较麻烦,师父这么一理顺大家能明白吗?能认可了吗?后面马上就圆通起来了。这个心有没有童、有没有小、有没有老?就是我们这个世间凡夫都知道人老心不老啊!八十岁、九十岁、一百岁他都感觉到跟小孩的心一样。

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

所以这里讲的是「见精」、见性。「见精」、见性就是我们后面的那个第七识。我讲「一二三四五」,在没有讲、没有想的时候那个「一二三四五」在不在?那就是「见精」、那就是见性,也叫见分,也叫第七识,也叫末那识,也叫转相,一大串的名相概念都是讲同一个意思。也有的把它说为我们的灵魂。所以「性未曾皱」,人老心不老。

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皮肤老了,他就能变化、就能生灭;我们能见的那个心它没有老、没有变化,它会不会去生灭啊?不会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怎么可能在你这个身体变化、死亡的过程中,你这个「见精」来接受你这种生死呢?

所以我曾经讲,坐在这里能想起家里的事情,面对现在能想起过去的事情,由佛这个比喻在这里启发我多打了几个比喻,再加个人老心不老。我们对一般的凡夫能把这三个问题讲清楚,我跟你讲啊,你就能把他度成初果罗汉,他就不落三恶道。他懂得了人有来世,但是光相信有来世、不懂得为什么有来世,还不能证初果罗汉,他必须懂得为什么有来世。自己刻骨铭心、深信不疑,这样的人不落三恶道。

所以你这个功德大不大呀?像讲这三个故事,随便度一个人都可以度,一百个人起码九十九个人相信;也有的人你怎么样他都不相信,这样的人就是有的。你度一个人不落三恶道,你这种功德不可思议。我们经常打的三个比方大家都会吗?

所以我们经常坐在火车上,几句话问一问,这个人他信佛了,就这么简单。因为我们本来就是真理,一旦给他挑明,他这个心就动起来了。

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你怎么反而还在执著那些外道?「彼末伽黎」,「末伽黎」翻译成汉语叫不见道——那些没有明心见性的歪门邪道,他是六师外道中的第二个宗教团体,名气也很大的,以断灭论作为他们的指导思想。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这就是法喜充满。佛就是这几句话就叫这些人当下能够证道,起码是初果罗汉,永远不落三恶道。

「踊跃欢喜」,这里「踊跃」带有超越之义,己经超越了生死。在这里我们就要知道,即使愿身再来的菩萨,由于带着隔阴之谜而来,他还不懂得生死的事情。

我曾经与一位法师争执,关于愿身再来的菩萨。他认为愿身再来的菩萨一定就是明心见性;我讲愿身再来的菩萨肯定是明心见性,但是在遇到明师指点之前他还有隔阴之谜,他不一定能显现出明心见性的境界。他说不是。我们正好碰到梦参老和尚——梦参老和尚那个时候九十三岁啊,梦参老和尚肯定地说:「明心见性的菩萨就是有。怎么样判定?明心见性愿身再来的菩萨,只要听到大法,他即使不懂,也会深信不疑,这就是明心见性的菩萨再来。」这是梦参老和尚给我们的开示。所以一旦听到《法华经》《楞严经》以后,这些人当下一本全知,马上自己这个菩萨的责任感就树立起来。

《法华经》《楞严经》既是明心见性菩萨进修的课程,又是让凡夫从零起步的课程,他是双重含义。我们要知道明心见性再来的菩萨需要用这个《法华经》《楞严经》把这个心发起来,让他知道自己就是明心见性的菩萨。因为他下娑婆世界之前心甘情愿用隔阴之谜把自己的功德、种种的神通隔起来,这样教化众生显得更加自然。

如果说听到,比如说师父打了这个比方相信有来世,你法喜充满,那你跟波斯匿王比一比你就知道你什么等级。再听到「一心三藏」的道理你怎么样法喜充满,你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等级。这个我们可以查到标准答案,佛在《法华经》有标准答案。能够对《法华经》产生法喜的人,佛讲是什么?佛讲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是七地位的菩萨,佛讲是「如来使」,佛讲是给你授记成佛了。

所以《法华经》《楞严经》既是我们进修的课程,又是我们自己印证自己的标准答案。同时我们就要树立我们的信心、明确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怎么办。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阿难在这个时候又糊涂起来了,他连问话都不会问,他问的话这句话就是废话。既然「见闻必不生灭」,为什么讲我辈「遗失」?既为「遗失」,他「灭」了没有?他本身问的话就是牛头不对马嘴。所以这外道往往用一些模糊的逻辑概念来混淆视听、来欺骗一些迷迷糊糊的人。一般的糊涂人他听不出这句话的毛病,精明的人一听就知道,你这本身问话就自相矛盾。我讲「遗失」啊!「遗失」,「失」是灭了吗?一问就问破了。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

母陀罗,解释成汉语呢,就是印。这是比喻我们这个手是不是提东西拿东西有力量?是表佛法的道力。以佛法的道力可以印证一切的万法是非正邪,是表这个法。

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

这个时候开始老实了。世间人都讲手垂下是倒,但是我还不知道。他现在防止又讲错了。

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

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

前面是「母陀罗手」,这里是兜罗棉手。「母陀罗手」是以喻来说法。以什么喻啊?就像大印一样,这比喻说法表如来的法力道力。「兜罗绵手」是表相——兜罗绵是一种棉华,佛的手又白又嫩。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

这个比喻多亲切啊!如果你把我这个手往上举就是正、往下垂就是倒,「诸世间人一倍瞻视」。怎么「一倍瞻视」呢?本来没有倒正,你说有倒正;本来就算有倒正也没有个标准,你非要定出这是正、这是倒,是不是两种迷惑?叫「一倍瞻视」,这个「瞻视」就是迷惑。佛跟众生是不是一回事啊?悟了就是佛、迷了就是众生。手,我们把手举起来的时候就是佛,垂下来就是众生。佛是打这个比喻,你破除了这个迷惑之见,倒也是我、正也是我,那众生是不是当下就是佛?这是不是叫「华开莲现」?

所以从这个方面我们马上就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楞严经》叫修心,不是叫修行。心一正是不是就是佛?难怪佛在《楞严经》第四卷讲:「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一旦明白正与倒,当下你由颠倒就又再颠倒过来。

这个「正遍知」,我们前面讲如来十号的时候己经作了解释,如来的一个通号。

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

你好好想一想,你的这个肉团身跟佛的这个肉团身,谁是颠、谁是倒?大家注意啊,颠是往上,颠是上、倒是下。也就是说我佛是个「颠」,你们是个「倒」。

名字何处:这个「字」可以解释为动词。「名」在哪里?你给我指出来,「字」你给我找出来,我跟你到底区别在哪里?我就变成个正,你就变成个倒?意思来讲,外表有没有什么区别?没有区别。无非一念心开智慧了,我是佛。那跟我一样,你一开智慧是不是也就是佛?

所以我们要注意,不失时机地回归到「听经闻法,闻即往生,一步登天,不立阶梯」,时刻注意抓住这个主旋律来解读经文,这点很重要。所以有些人因为他根本都不相信听经闻法闻即往生,所以他读到这里的时候他根本不往那方面想,白白地读过去了。所以读经要用心啊!稍微用心的人当下是不是就悟解了?像这些经文一般来讲还不需要怎么解释。像这样的说法在这个经文里太多太多了,可是我们就是把它当成耳旁风。这是个悲哀啊!就是因为受到一些邪师的误导,普遍地就认为要成佛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要无量劫、要千辛万苦,是不是?

我每当讲到这些问题真是感慨万分!你不讲,许多人麻木不仁,受报应;讲了会许多人来误解你。大家好好想一想,佛就是苦口婆心。像这样的语句啊,《法华经》《楞严经》多得很呐!为什么我们就不敢相信?难怪《楞严经》是「降魔杵」「照妖镜」「试金石」。

所以佛从开头到现在是不是一直在引导我们回归自性啊?佛明明在几千年之前就是讲先悟,后修、后证,可是我们很多人现在来讲是以修证以后再来看看能不能悟而其它压倒一切。这是不是颠倒?大家看看现在是不是这个局面呐?是不是普遍地颠倒?

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

「瞪瞢」,瞪着眼睛,那个眼睛充满了怀疑,叫懵懂、朦朦胧胧。「目睛不瞬」,一刹那间眼睛都离不开佛。表这个心情很疑惑,就是因为不知道深浅,就靠佛来指点迷津,是以这种心态来求法。如果我们听得麻木不仁、无动于衷的话,你不能入道。一定要进入境界。你也是个肉团,我们也是个肉团,难不成就是因为你长得庄严一点,你就是「颠」,我们长得稍微差一点就是「倒」?到底「颠倒」在哪里?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发海潮音:我们前年到厦门去专门调查了「海潮音」。海潮音是怎么回事呢?每天固定上午涨潮,涨到十二点,然后就退潮。这是表佛、法、僧道交感应,讲究信用、讲究机缘、讲究火候。所以教化众生要把握时机、要讲究信用,海潮音是不是既有信用,又有机缘呐?

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这是第二次提到「唯心所现」,前面讲过一次「唯心所现」。这是区别于《大方广佛华严经》别教境界的唯心所「造」。一字之差,这个境界天地之别。

色心诸缘:可以把它笼统地观照为六根对六尘产生六种意识。六根为能缘,为色、为内尘;六尘为所缘,为尘,为外尘;六种意识心为所缘缘、为心法,叫「诸缘」。及心所使:由我们的心打种种的分别妄想又造就了种种之业,既有意业,又有口业,又有身业,乃至十法界一切万法的生住异灭种种变化,都可以说为「心所使」法。法生心生,心生法生,讲到「生」都是方便说。我们都要归结到究竟说,是心所变现。诸所缘法:把上面的笼统地概括。一切的因缘所生之法,叫「诸所缘法」;一切的我们能够耳闻、目睹、身受的万法,叫「诸所缘法」。

唯心所现:这里的「心」说为我们的一念真心之所变现。这里的「心」就是「阿」,这里的「所现」就是「弥陀」,「唯心所现」就是「阿弥陀」。这里的「心」就是「如」,这里的「所现」就是「来」、就是「是」。所以「唯心所现」,讲「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实际上就是一句「阿弥陀」、一句「如是我闻」、一句「如来」,就是理与事、性与相。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前面是总说,这里是分说。这里分说中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汝身汝心」。因为我们这个「心」已经有所执著了,就带有法执之义。所以这里的「心」跟这个「妙心」,用分别法说,是二——「妙心」是「如」,我们的妄想心是「来」;用究竟法说,都是一个妙心,它变现出万法万相。

所以我们在解释《心经》的时候,「色不异空,空不异色」,那里的「空」是表真空,那里的「色」包含虚空。所以我们要注意,佛往往用虚空来比喻真空,但是用虚空比喻真空,你决不能把虚空就说成是真空。

色心诸缘:「诸缘」,六根为能缘、六尘为所缘、六识为所缘缘,就是「色心诸缘」。及心所使:由于这三种因缘和合,是不是成就了十法界万法?

汝身汝心:这个「心」都变成了物——因为执著有个「我」啊,有我执。

「妙明真精」之所以「妙」,就是妙在「一心三藏」。非一非三、即一即三,从有能够悟到空,由空能见到有,这就是「妙」,在「一心三藏」上用功观照。「明」这里带有讽刺性,明明白白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却不知道。明明白白的。你当下这个假人就是佛,你怎么不敢认?所有的都是佛,明明白白的,他也没有躲躲闪闪。只是由于我们的迷惑颠倒,骑在马背上找马,不知道马在哪里。

所以祖师大德讲啊,佛在哪里?清河对面。怎么清河对面? 一潭水很清净,他没有讲佛在清河里面——里面是你的影子。跟清河对面的你就是佛,但我们却把河里的影子当成了我,是不是?我们现在是不是河里的影子啊?把这个东西当成了我。一旦明白这个道理,当下是不是就是佛?你不要认为要吃多少苦耐多少劳、要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没有那回事。不能用世间法来对待佛法。世间法不劳不得、多劳多得,我们这是从性上下功夫、从理上下功夫。

「真精」就是「妙心」,「妙心」就是「真精」。「真精」是来作为妙心的定语解释妙心。我们这个一念是真实的、不是假的;我们这一念是清净的、不是污染的。明白这个道理,假人假相是不是真的?垃圾狗屎是不是金?你认为是垃圾、你认为是狗屎,那是一种同分妄见,你可不要一定认为宝石玫瑰是妙心,垃圾堆就不是妙心,这叫在尘说真实、在尘不染,就是要以此把我们心扭转过来。明白这个道理你当下就是真的。

中所现物:我们现在知道,过去总认为心在肚子里,那么到了这里变成肚子在心里;过去总认为人在房子里,现在认为房子在心里;过去人在天底下,现在认为天在心里。是不是把它颠倒过来了? 「所现物」在这里仍然还带有权教方便。其实谁在谁心里?没有里、没有外,我们当下就是一真法界,我们当下就是无量法界。任何一法都是其它的任何一法,或者其它任何几个法,次第圆融。

这个大光明藏中、我们这个真心本来面目中、也就是这个十方法界中,就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大光明中谁非谁?」把这七个字要作为口头禅,时时提起观照,提起观照的时候你当下就能得到烦恼解脱,就能想得开。想想看:「大光明中谁非谁?」哪个不是哪个?既成就了未来的圣果,又成就了今生今世的健康长寿。你因此而心开意解,健康长寿。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

为什么把一个本来的我、真实的我忘记了,却把这个假我当真?「本妙」,就是我们的心本来就是这样。「妙」就妙在本来就是这样——它不是后来才有,它自来就是这样,不是从它而有。这是相对世间法来讲——(世间法)一个事情它总有个先来后到、总有个因缘和合。比如我拿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必须一开始就是从别人处拿来的,从他而有。可是我们这个真心不是从它而有,是自来就有;不是后来才有,它本来就有,叫「本妙」。这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的一个最根本性的特征。所以你要问真心什么时候有、从哪儿来的?诸佛菩萨只会告诉你:「法尔如是」,叫「本妙」。

圆妙,一般我们可以解释为化身功德。怎么「圆妙」呢?十法界森罗万相千变万化,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叫圆融、圆满、圆通。我们化身功德,「圆妙」就「圆」在这里,好玩不好玩? 一个人就是无量人,无量人就是一个人;两个人就是八个人、两个人就是八个菩萨、八个菩萨就是一百个天人、一百个天人就是二两泥巴、二两泥巴就是三个白骨精……这叫「圆妙」。圆不圆?妙不妙?这是我们化身功德不可思议。明心,就是讲报身功德、智慧妙用。「明」可以解释为智慧妙用,动作。也可以把「圆妙」和「明妙」反过来讲,把「圆妙」说为报身功德,把「明妙」说为化身功德。你怎么样解释都是对的,反正把这三个内容说成是我们的三身功德就行。

宝明妙性:这四个字是解释我们真心本来面目两个非常殊胜的特征:宝明,我们可以观照为寂而常照——我们这个真心本来面目它是无形无相;它无形无相,但它可以显现出一切的万相,叫「宝明」。妙性,可以解释为照而常寂——有形有相的万法,开智慧的人可以悟到有形有相的万法当下就是那个无形无相的真心本来面目。从相能够悟到性,叫「妙性」;从性能够照到相,叫「宝明」。所以圆顿大法叫作「寂照不二」。

怎么寂照不二?大家注意看,我们拳头变现为手掌,那么我们眼睛看到手掌,心能不能看到拳?心能看到,叫「妙性」,眼观手掌心见拳。那么当我们再把手掌变现为拳头——拳头不是无形无相吗?我们在眼看拳头的时候,心能不能看到手掌?这叫「宝明」。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了吗?所以叫「寂照不二」,「双照双寂」。

那么再进一步地来讲,我们当下这一个手掌能不能同时观照到寂照不二?当下就是「妙性」,是不是?由手掌相见到拳性,当下不需要再回到拳头上,我们心回到拳头的时候拳头当下是不是手掌呐?是不是「宝明」呐?

所以圆顿大法就是这么妙!当下这一念、当下这一相能够悟到万法的全体。那么手掌是这样,这个茶杯是不是这样?天人鬼畜是不是都是一样?所以相千千万万,性是不是一?茶杯之性、人性、狗性、牛性、马性有没有不同的形状出来呀?没有,都是一个心。一个无形无相之心可以变现出无量的千差万别的万法万相,这叫「宝明妙性」。

我们明明就是这个东西,但我们现在呢,却「认悟中迷」——却把这个东西当成我、那个东西当成他、这个东西当成你,是不是「认悟中迷」?前面《楞严经》是不是讲「认物为己,认己为物」?虽然是迷,它有没有离开我们的「悟」啊?我们的「悟」有没有丢开?没有丢掉。回光返照,当下即是!有老师来给大家开示,一「开」就「示」,一「示」就「悟」,一「悟」就「入」。《法华经?方便品第二》是不是这么讲的?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就是开、示、悟、入众生佛知佛见。并没有讲「给」众生佛知佛见——「给」是别人给的。来给你「开」,是你当下就有,给你开一下。如果没有的话,开什么? 一开了,告诉你这就是;一告诉你,就现出来了;现出来是不是就懂了? 一懂了就入,入是不是就成佛了?这就是「华开莲现」。

楞严咒的作用和好处和忌讳(诵读楞严咒的作用和好处和忌讳)插图1
楞严咒的作用和好处和忌讳(诵读楞严咒的作用和好处和忌讳)插图2
楞严咒的作用和好处和忌讳(诵读楞严咒的作用和好处和忌讳)插图3
楞严咒的作用和好处和忌讳(诵读楞严咒的作用和好处和忌讳)插图4
楞严咒的作用和好处和忌讳(诵读楞严咒的作用和好处和忌讳)插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