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培华学院专升本学费(西安培华学院专升本学费多少)

最近,许多读者对西安培华学院的学费有疑问。有网友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回答你的疑惑。这个网站已经为你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 记者/程欣明

今年9月,一则高中免学费的消息让赣西北只有14万人的小县铜鼓一时出名。

9月10日,教师节,铜鼓县召开了县教育工作表彰会议,县党委书记江伟斌宣布:自今年下半年以来,铜鼓高中教育全部免费,学费全部退还,铜鼓成为宜春第一个实施高中教育全部免费学费的县。

西安培华学院专升本学费(西安培华学院专升本学费多少)插图

铜鼓中学是江西省重点中学,也是铜鼓县唯一的高中。摄影/本刊记者 程昕明

“山区小县也可以办大教育。有一段时间,铜鼓这个名字传遍网络,称赞一片。有些人开始比较,像铜鼓这样的“穷县”可以免费学费,为什么比铜鼓发达的地方不能免费呢?更有甚者,认为这是作秀、出风头、意想不到的争议和压力随之而来。

县财政买单

铜鼓中学是江西省重点中学,也是全县唯一的高中。2019年高考喜报依然张贴在校门前。今年,共有8名学生被985所大学录取,20名学生被211所大学录取,其中文科成绩最高的考生分别在全省排名第376位和第295位,被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录取。

这样的成绩并不显山露水,但高中免学费的消息却引起了铜鼓中学的广泛关注。

教师节表彰大会结束后,铜鼓县教育体育局迅速发布消息,今年秋季开学后,县高中生每年800元学费由县财政支付,本学年免学费220多万元。

县教育体育局局长李正还表示,本学期铜鼓中学2000多名高中生缴纳的学费(职业高中生已免除)将在一周内全额退还给学生,可退还100多万元。

这一举动受到了外界的高度赞扬。一些评论认为,这反映了当地崇尚学习和重视教育的诚意,特别是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小县。他们每年花200多万元免除高中生学费,履行“无论多么贫穷,都不能接受贫困教育”的承诺。

事实上,即使在江西省,铜鼓也不是高中免学费的第一倡议者。自2010年起,江西省德兴市实行高中教育免学费,全省最早。随后,湖口、芦溪等县相继实施,自2017年以来,萍乡市与宜春相邻,已实现高中免学费全覆盖。在全国范围内,内蒙古和其他一些中西部省区已经实施了12年甚至15年的免费教育。

然而,这些地方的自发探索并没有得到上级的认可和支持。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结构、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的意见》,提到“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坚持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严禁随意扩大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范围”。2019年2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和省的实际情况,向全省发布了具体的实施意见,重申了“严禁随意扩大”的原则。

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人说,这一政策在当地生态中的实施将产生“相互比较”的效果,这是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不想看到的。

《中国新闻周刊》致电江西省教育厅,相关人士表示,高中免学费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决定,省教育厅表示不便。

空降新书记

九月五日,丰城市长江伟斌“空降”铜鼓,接任县委书记。9月5日上任,9月10日宣布高中免学费,前后只有5天。江伟斌对“高中免学费”引起的关注有些无奈。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教育大会谈了很多事情,但高中免学费触动了社会的敏感神经。

江伟斌说,他决定实施这项政策的原因是铜鼓有自己的特殊性:第一,县规模小,只有一所高中;第二,高中相对较弱,正处于攀登阶段,想通过免费学费来提高信心。

据知情人士透露,到铜鼓后,江伟斌曾表示,年纪轻轻就出国留学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他希望铜鼓的孩子能留在当地留学。

宜春一直有“丰樟高”一说,丰城、樟树、高安三大县相邻,实力雄厚。其中,丰城是一个户籍人口148万的省直管县。数据显示,2018年铜鼓县GDP49.86亿元垫底,甚至不到丰城排名第一的1/10。

铜鼓中学政治教育工作副校长张庆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秋季,全校共有2265名学生,其中265名是贫困生,分为五类:备案卡、残疾学生、教育支持、农村生活津贴和城市生活津贴。贫困学生比例超过10%。

本学期的收费标准张贴在铜鼓中学的公示栏上,其中学费400元,实验费15元,住宿费180元。学校收取的教科书资料费按不同年级分为600元和1100元。包括上述项目,学生学杂费总额在1015元至1695元之间。

在这份收费清单旁边,还公布了国家助学金和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滋蕙计划的学生名单。按照中央普通高中助学政策,建档立卡的家庭学生每学期可领取750元、1000元、1250元三级助学金。此外,宜春市妇联创办的春蕾班还将为10名学生提供每人每年1500元的资助,涵盖整个高中三年。江西省政府将为上述五类贫困生提供5000元/人的高考政府助学金。

就在高中学费全免的前一个学期,229名贫困生按照政策享受了免学费待遇。一个相对完善的资助体系,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为这里的贫困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张清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精准扶贫已经打尽了各种贫困学生,相当于政府。与此同时,各方都在关注教育,所以现在辍学的学生相当少。“没有一个学生因为没有钱而不能读书,只有他不想学习,或者因为健康而辍学。张清炎说。

“这800元的学费对大城市的人来说可能是毛毛雨,但对偏远山区的普通人来说,铜鼓却是一大笔钱。铜鼓中学校长胡望星用四个字来形容家长免学费的心情:喜出望外。

西安培华学院专升本学费(西安培华学院专升本学费多少)插图1

铜鼓中学的教室不关后门,方便校长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不专心上课的学生。摄影/本刊记者 程昕明

“富县模式”和“穷县模式”

高中免学费,不是全国象棋的布局。但自下而上的零星试验已经有十多年了。

2007年秋季,珠海率先实施全国高中教育免学费。当地教育部门表示,“珠海作为一个特区,应该有权对基础教育做出一些决定。”随后,陕西神木、江西德兴等地纷纷跟进。截至目前,新疆、青海、云南、四川、广西、河南、江西等地区,陕西、内蒙古等省实现普通高中免学费。

虽然高中免学费来自东部,但大多数积极实施这一政策的人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以陕西省为例,2008年陕西神木县在全省首次推行高中免费教育政策,随后多个县市陆续推行。2016年,陕西省提出“十三五”期间,全省将全面实施13年免费教育,即学前1年、小学9年、高中3年。

2017年,陕西省共有普通高中473所,学生75.66万人。按照省级标准化高中1600元、城市普通高中700元、农村普通高中400元的标准,对公立普通高中生免收学费。

西安培华学院副教授吴春娜将陕西免费教育分为“富县模式”和“穷县模式”。她认为,以神木和府谷为代表的“富县”财政资金充足,最早实施高中免学费政策,树立了财政资源向教育倾斜的典范。而宁陕、岚皋等国家级贫困县则通过压缩行政办公费用、“三公经费”等方式将财政经费倾向于教育。“贫困县经营富裕教育的决心充分表明,免费教育不是能否经营的问题,而是决策者是否想经营的问题,是决策者对教育和民生的认知。吴春娜说。

教育界对免费政策“西热东冷”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对于中西部地区,高中免学费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负担,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然而,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较高,许多家庭可能对免学费不太敏感,因此实施意义不大。

另一个担忧是,普通高中将免费影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倾斜。“如果所有地方的高中教育都是免费的,中等职业教育在更发达地区的优势可能会被削减,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平衡将更加困难。”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金融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田志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高中免费教育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普遍,因为人们的教育需求并不那么复杂。然而,在东部地区,高质量高中的竞争已经白热化,甚至数十亿豪华高中的投资也已经出现。

免费难题

学术界对是否全面推进高中免学费政策也有不同的看法。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文东茅曾表示,职业高中已免学费,普通高中的学费不贵,国家现在的财政资源可以负担得起。更多的研究人员认为,免费教育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特别是在扩大义务教育年限的问题上。高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教育改革的主线。

经过多年的争议,教育部给出了明确的答复。“财政部、教育部对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进行了专项研究,广泛听取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人们普遍认为,目前的条件还不成熟。2018年9月,教育部在回复中作出上述声明,针对全国人大“关于要求将贫困县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建议”。

对于一些地区出台的普通高中免学费政策,教育部也认为这是一种探索,而不是纳入义务教育。由于义务教育具有普及、免费、平衡和强制性的特点,如果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则意味着锦上添花将成为义务。一些研究人员甚至认为,这样做很可能会使教育系统“混乱”。

目前,高中教育仍以县级投资为主,县级财政的支持对县级高中至关重要。教育部要求各地落实以财政投资为主、以其他渠道筹集资金为辅的普通高中投资机制,完善财政投资机制,建立健全普通高中生平均拨款制度。目前,全国25个省已经制定了普通高中生平均公共资金的最低拨款标准。2018年,江西省财政厅、教育厅制定的全省普通高中生平均公共资金标准为1000元/学生/学年,自当年起实施。

在经济低迷和财政紧缩的背景下,自愿扩大免费教育范围的地区越来越少。一位地方政府官员在采访中表示,上下都过着紧张的生活,教育费用也要量入为出。即使在实施免费政策的地区,由于财政收入的波动,一些教育资金也很紧张。

在受访者看来,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为重要。田志磊,北京大学中国教育金融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免费不是唯一的目的。相反,如果政府提供所有的教育产品,供给主体将变得单一,从而限制多样化的选择。“我们不能因为免费而失去市场化机制。差异化需求是无法抹去的。获得更好的教育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