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人物名片(孙悟空人物名片怎么做)

最近有很多读者朋友对孙悟空人物名片有疑问。由部分网友整理出相关内容希望能够解答你的疑惑,关于孙悟空人物名片怎么做,本站也已经为你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文:白马晋一

(《脱西游的秀》系列,第4篇)

历史上的唐僧(陈玄奘),不顾唐太宗的反对,翻墙西出了唐朝边境,开启迢迢的取经之旅。而在神话小说《西游记》的剧情里,唐僧将依次收下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位长相、法力均颇为奇特的徒弟,还有胯下一匹勤勤恳恳十数载的白龙马。这应是我们所熟悉的取经团标配了。

但神话往往源于现实。

譬如,唐僧西出关外收下的大徒弟孙悟空,在历史书卷里,确能找到原型。

那么,他又是何方人士?

有一个较为可信的参考人选,叫做石磐陀。

原来,唐僧以一种不太雅观的姿势辞别帝都,一路向西,途经瓜州(今锁阳城)之时,大概是受到当地僧众的邀请,在寺庙讲经说法足一月有余。其间,有胡人名石磐陀者,在禅语中深受感化,决定拜其为师(成为了取经路上的大徒弟),并发誓一同西行。但唐僧此番取经,官方是没有授权的。不仅没有授权,还涉嫌违法“偷渡”,是要被缉拿的。因此一路关卡,是无法明目张胆地通过,得偷偷摸摸走。

就这般狼狈并颠簸地过了一些时日,石磐陀这个“捡来”的徒弟终于有意见了。这怎么跟想象中的颇为“高大上”取经不一样啊?每当夜深人静,这位胡人兄弟内心就特纠结,翻江倒海的。原本以为做了一件“逼格”高的事,未想却落得如丧家之犬。渐有反悔之意。

当然,每每石磐陀要发作,唐僧总会两手一合,语重心长道,徒儿,你得吃得了苦,这本就是一场修行。

孙悟空人物名片(孙悟空人物名片怎么做)插图

终于在取道玉门关之后,危机爆发了。

是夜,二人下马休息,各自铺下被褥。石槃陀持刀缓缓走来,行至半途,又转身折回。如是,来回数番。唐僧知他有异心,因而起身诵经。石槃陀呢,一是寻思不太好下手,二是未下定诛杀之心。遂回身睡去。翌日,徒弟找师父谈心了,言前途遥远,又无粮草水备,且偷渡过关,一经发现,即是死路一条,不如打道回府吧。如是云云。

反正,就是把困难摆在面前,专捡艰辛的说!可唐僧却是心如石坚。

石槃陀无奈,知师父终究无法从了自己。便打算硬来,露刃张弓,走在师父前面,横横道,摆在你面前就两条路。要么,咱俩一起收工,要么,我给你的人生“收工”,言罢,有意无意地摸摸刀柄。唐僧见形势紧张,却也不理会,端坐地上念起了佛经。石槃陀见师父没有正面回应,也就无从发作,又心中善念尚存,终下不了手,遂拿了行备物品,独立打道回府了。

而这些场景,在《西游记》里似乎依稀也能找到痕迹。

如原著十四回,唐僧初降孙悟空,尚处磨合期,却因价值观不同产生严重的分歧(悟空打杀了剪径的六个贼人)。“(孙悟空)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紧箍咒),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

当然,在原生情节里,唐僧念得是佛经,而非“紧箍咒”。

这段故事,兴许是唐僧取经回国之后,在口承中,被细心的弟子记下了。

石槃陀是胡人,又曾师从唐僧。因此也就是胡僧。胡僧,又和猢狲音近。石胡僧,就成了石猢狲,再演变,就成了石猴。这就是孙悟空石猴形象的最早雏形了。

但这个原始雏形,性格结构扁平,故事性也显单薄。按现代话讲,就是没有什么卖点,炒作空间不大。于是,又在俗讲僧的传播里(俗讲为古代寺院讲经中的一种通俗讲唱,流行于唐代,多以佛经故事等敷衍为通俗浅显的变文,用说唱形式宣传一般经义,其主讲者称为“俗讲僧”),又加了一些舶来元素。譬如,成功“引渡”了印度神猴哈奴曼的部分特征。

这哈奴曼,本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一只颇为神通的神猴。譬如,此君可飞腾于空中,法力神通,其面容和身躯可随意变化,且颇富有正义感。又如哈奴曼同敌人战斗的时候,其中一个敌人用钉头锤打哈奴曼的头。哈奴曼的头安然无恙,而钉头锤却被震得粉碎。这些,和我们现在认知的孙悟空,颇有几分相通(筋斗云、七十二变、铜头铁臂等)。当然,古中国民间其他的神猴形象,也被零星地拼接到孙悟空的身上。

性格形象塑造,渐进丰满。但孙猴的名字,终究上不了大雅。这个时候,一位得道高僧的名片卡,就被塞进了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包”。

此人法号释悟空。

这位释悟空先生,俗名车奉朝。原为唐玄宗时期的从军小吏,后随唐使团出使西域(大概相当于现代的文化交流团)。可行途其间,车奉朝患重病,不能随团返中原,便留在他疆养病。时西域佛教盛行,高僧云集,车奉朝在病中发愿,如待病愈,愿落发为僧。病愈后,他果然从愿便皈依佛门。后师从三藏法师舍利越魔,遍学佛典。及有十数年,车奉朝请归故国,在三藏法师的支持下,带回西域法籍,回故土长安传教。是时颇有声望,后为德宗皇帝诏见,并赐法号为“悟空”。

无疑,这位传取真经的悟空法师,就成了孙悟空原型的又一块拼图。当然,通过一系列的演变,终于有了我们所认识的孙悟空的初步艺术形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