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咩蒙是什么意思(谢咩蒙是什么意思-)

最近有很多读者朋友对谢咩蒙是什么意思有疑问。由部分网友整理出相关内容希望能够解答你的疑惑,关于谢咩蒙是什么意思?,本站也已经为你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南诏在中国历史上是神一般的存在,古籍史料中常用“唐南诏”来断代,正是南诏的反叛而使大唐王朝由盛转衰,最终走向灭亡。

南诏国王皮逻阁依靠唐王朝的力量达到了统一六诏的目的,阁罗凤采取连纵抗横的策略在唐王朝与吐蕃之间求生存,阁罗凤、异牟寻运用掳掠重用汉人的手段实现了边疆繁荣,又强行境内大移民促进了各民族间的融合,成为与唐王朝共存250多年的边疆地方民族政权。南诏政权的建立为消除云南历史以来各民族间隔山而居,划江而治,各自为政,互不通婚,为利益相互掠夺、仇杀,构建稳定的云南行政版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南诏国号曾数次更变,公元752年,阁罗凤叛唐自立国号为“大蒙”;公元784年,异牟寻改国号为“大礼”;公元794年,异牟寻归唐,改国号为“南诏”;公元860年,世隆再次叛唐,复国号为“大礼”;公元878年,隆舜改国号为“大封民”,直至灭亡。

蛮语称王为诏,蒙舍诏因位居六诏之南而称南诏,南诏又有“鹤拓”,“龙尾”、“苴咩”,“阳剑”等别称。南诏王姓蒙,始祖舍龙自哀牢(保山)东迁至蒙舍川(巍山)。公元649年,其王细奴逻以巍山陇圩图为都,建大蒙国。公元653年,为获得唐帝国的支持,细奴逻派子逻盛炎出使唐帝国,唐高宗封细奴逻为巍州刺史。其他五诏与河蛮部落,因境邻吐蕃,常受吐蕃威胁,故弃唐归附吐蕃,南诏始终附唐,所以得到唐王朝的大力支持。公元713年,唐玄宗封南诏皮逻阁为台登郡王。公元738年,又授知沙壶州刺史,赐名归义,后又封他为“云南王”。皮逻阁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灭了蒙嶲、越析、邓赕、浪穹、施浪五诏。公元739年,皮逻阁迁都太和城(大理下关太和村),建立南诏国;大厘城(大理喜洲镇)又名史城、喜州城,是南诏统一后使用过的第二座都城;公元779年,异牟寻将王都从太和城迁至羊苴咩城(大理古城)。南诏国的三次迁都,都是其国力由弱小变为强大的标志。

南诏国的建立,打破了云南各部族间的林立状态,其多次规模空前的强制性大移民,为东晋以来云南各民族大融合构筑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公元748年,阁罗凤从昆川(昆明)城派兵押送二十一万户到永昌城(保山);其后,又从滇东把东爨乌蛮迁移到今滇中、滇西一带;公元794年,异牟寻打下吐蕃城镇,拿下大姚、姚安,把当地居民迁往保山;同年,又攻陷吐蕃属地今丽江一带,俘获诸种数万户迁往昆明,接着又从保山迁了一千多户到昆明周边安置。如,铁桥北裳人数千户,被迁往云南东北诸川(今楚雄一带);剑川、邓川顺蛮及浪穹蛮、邓赕诏王族则安置到白崖(弥渡)及永昌(保山),把今德宏一带的金齿蛮迁徙到大理。对境外居民,南诏则发动战争进行掳掠,公元832年,侵略缅甸,掳得人口3000人,安排到昆明住居;公元835年,又入侵缅甸,掳得人口3200人,发配到伊洛瓦底江淘金。这些被强制迁移的民族与原住居民错杂而居,从变服异俗到互为通婚,使各民族间融为一体。通过民族大融合,南诏成为中国西南的一个大国,国土面积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东至昭通,东南接越南,西靠印度,西北紧临今西藏,南达老挝,西南至今缅甸中部,北抵大渡河以北,东北际今贵州西北部。设十睑(云南、白崖也叫勃弄、品澹、邓川、蒙舍、大厘、羊苴咩、蒙秦、矣和、赵川)七节度(云南、拓东、永昌、宁北、镇西、银生也叫开南、铁桥)二都督(通海、会川)治理。

公元750年,唐朝云南太守张虔陀、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残暴对待南诏。按照惯例,南诏王要经常带着妻子去晋见都督,路经云南(姚安),太守张虔陀每次都要奸淫他们的妻子,并多次向阁罗凤索贿,阁罗凤大多不予理会。张虔陀便派人辱骂阁罗凤,且密奏状告他。阁罗凤忍无可忍,怒极而反。是年,南诏发兵攻破姚州城,杀死张虔陀,并攻占了原来归附唐朝的西南夷三十二州。公元751年,时任宰相杨国忠求功心切,根本不把小小的南诏放在眼里,唆使唐玄宗命鲜于仲通发兵征南诏,结果大败而归。杨国忠瞒报兵败实情,要求继续增兵,公元754年,唐玄宗又命李宓再征南诏,结果全军覆没,李宓以身殉国。此役史称“天宝战争”,唐王朝先后战亡二十多万人,战后,南诏归顺吐蕃,吐蕃册封阁逻凤为“赞普钟(意为赞普之弟),唐天宝战争第二年,安绿山眼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便联合史思明反叛,“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公元756年,南诏攻入越嶲(西昌),被俘掠的“子女玉帛百里塞途”;唐王朝收复越嶲后不久,阁罗凤命长子凤迦异再攻越嶲,摧毁全部防御工事,俘获越嶲都督及守城将士;公元829年,南诏权臣嵯巅率领大军攻下邛州(成都邛崃)、戎州(四川宜宾)、嶲州(四川西昌)后,又杀入成都,俘掠子女技工数万人押回南诏,到大渡河边时,南诏将领对汉人们说:“从大渡河往南就是南诏了,你们离开自己的国家想哭就哭吧!”,一时哭声震天,跳河自杀死者达十分之三。被俘汉人有三十六巧匠,还有县令郑回,诗人雍陶等政治、文化人。阁罗凤崇尚儒学,对郑回十分敬重,让他教自己的孩子,郑回严厉管教王子,王子不认真学习照打不误,学生们都十分害怕他。异牟寻当政后,拜郑回为宰相。郑回秉正用事,鞠躬尽瘁辅佐南诏王朝。雍陶则把汉人被掳入南诏的情景记录下来,著有《哀蜀人为南蛮俘虏》、《过大渡河蛮使许之泣望乡国》、《别嶲州一时恸哭云日为之变色》等文章,留下了“大渡河边蛮亦愁,汉人将渡尽回头。此中剩寄思乡泪,南去应无水北流。”的背井离乡诗句。南诏从蜀掳入的能工巧匠,使其生产技术大为提高,耕田种地、栽桑养蚕、纺丝织锦、汉法煮盐、炼铁铸剑、家居住宅、城池郭邑等无不与中原同,大理崇圣寺三塔便是这一时期被掳汉人工匠的代表之作。

公元779年,唐朝李晟等大破南诏、吐蕃联军,使其损失惨重。唐德宗派遣大将李晟、曲环率北方兵数千,联合当地唐兵,大破吐蕃南诏军,追击南诏军过大渡河。吐蕃南诏军数次失败,损失超过十万人。南诏与吐蕃战败后,吐蕃悔怒,南诏恐惧,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吐蕃改封南诏国王为日东王,取消“兄弟之国”的地位,改为君臣关系。吐蕃在南诏征收重税,险要处设立营堡,还要南诏每年出兵助防,异牟寻方意识到依附吐蕃的屈辱负重。郑回执掌大权后,劝异牟寻重新归附于唐朝。异牟寻派使者带着黄金、丹砂到唐朝,唐朝韦皋将其送到京师。使者献上黄金、丹砂,并且说“异牟寻请求归顺于天子,永为唐朝的藩属。所献的黄金,是表示归顺之意如黄金;丹砂,是表示赤心”。唐德宗赞许之,赐给异牟寻诏书。接着,南诏之主异牟寻遣其弟凑罗栋、清平官尹仇宽等二十七人献地图、方物于唐朝。唐朝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并黄金印,印文为“贞元册南诏印”。

南诏与唐朝的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从唐朝积极扶持南诏统一到天宝战争,而后又重新走近、实现贞元会盟,再到后期的和战,利益所在是导致双方关系演变的动因。公元860年,南诏兵乘虚攻破安南(今越南)交趾城,不久,被唐军收复;公元863年,南诏再破交趾城,唐军退守岭南;公元866年,唐军又平定安南;公元869年,南诏军进攻西川(四川中西部),公元875年,唐军到达南定(今越南境内),大破南诏军,并用缴获南诏军的物资来补给军队,大破南诏军于交趾,南诏余部逃走。此后,双方又历经几次交战,南诏均以失败告终。唐军借机修复邛崃关、大渡河诸城栅,筑城于戎州马湖镇,组建平夷军,又筑城于沐源川,这些防御工事都处于南诏与西川之间的要地,且置重兵把守,使南诏彻底失去了再战的勇气。南诏长期与唐王朝作战,唐军数次大破南诏军,南诏“屡覆众,国耗虚”,甚至到了征十五岁以下的男子为兵、而让妇女代替男子耕种的状况。南诏连年穷兵黩武,烽鼓不息,使境内居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达到天怨人怒的地步。公元897年,唐人郑回的后裔郑买嗣指使杨登杀死南诏王隆舜。公元902年,郑买嗣起兵杀死舜化贞及南诏王族八百余人,南诏灭亡。

南诏王室和佛教徒盛行火葬,凡死后三日焚尸,其余灰烬,掩以土壤,唯收(其)(两)耳,贮以金瓶,又重以银为函盛之,深藏别室,四时将出祭之。南诏国200多年的历史,传袭十三个国王,历代摸金校尉遍寻南诏全境,均未发现其王室墓葬,成为千古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