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深责之切完整诗句(爱之深责之切这句话什么意思)

【原文】

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

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说,同“悦”。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假字。孔子说:颜回这个人啊,他对我真是没什么帮助!不管我说什么,他都没有不喜悦的!也就是说颜回对于孔子的言论只是心悦诚服地全盘接受,依教奉行,没有哪怕是一丁点的质疑。这跟其他弟子的态度就完全不同。比如子路,三次阻止孔子想去跟叛军合作的想法,看到“子见南子”也非常地不高兴,还搞得孔子对天发誓。比如宰予,对孔子的三年守孝、甚至是孔子最主要的追求仁的观点,他都要质疑一遍。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得意门生,当儿子一样对待,当衣钵传人来培养的学生。整部《论语》中,孔子无数次地对颜回加以褒扬。

孔子到底是在表扬还是在批评颜回?

朱熹《集注》:“助我,若子夏之起予,因疑问而有以相长也。颜子于圣人之言,默识心通,无所疑问。故夫子云然,其辞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八佾》记载子夏曾与孔子探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意义,子夏答出“礼后乎?”孔子大赞“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朱熹说,跟子夏启发了孔子一样,师生之间因疑问而能教学相长。颜回对孔子的言论“默识心通,无所疑问”,所以孔子才这么说。孔子的话好像有所遗憾,其实是内心深喜。朱子的意思是孔子不但不是在批评颜回,还有内心暗喜之意。朱子还引用了宋代经学家胡寅在《论语详说》中的批注:“夫子之于回,岂真以助我望之。盖圣人之谦德,又以深赞颜氏云尔。”胡寅也认为孔子没有批评之意,是对颜回的“深赞”。

现代一般研究《论语》的学者多以朱熹为首的宋代经学注释为依据。所以基本上都认为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我认为孔子的本意就是对颜回没能帮助到自己感到遗憾。孔子非常希望颜回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颜回的性格和修养决定了他不会当面质疑老师的任何话。《为政》篇中,孔子对颜回也有一句类似于本章的评价:“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看上去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通过孔子私底下的观察,发现颜回对自己的观点还是有所发挥的。孔子的这个“私下观察”也说明孔子是希望颜回不要“终日不违,如愚。”还是希望他能提出问题,相互提高的。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有弟子问:“孔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是圣人果以相助望门弟子否?”先生曰:“亦是实话。此道本无穷尽,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圣人之言本自周遍,但有问难的人,胸中窒碍,圣人被他一难,发挥得愈加精神。若颜子闻一知十,胸中了然,如何得问难?故圣人亦寂然不动,无所发挥,故曰‘非助’。”

有学生问王阳明先生:孔子说:“颜回,不是能够帮助我的人。”这能说明圣人也是希望学生帮助自己吗?王阳明先生回答说:这是实话!圣人之道本就无穷无尽,学生的问难越多,就越能显现精微之处。圣人的学说本来是周全的,一旦遇到学生有搞不懂的地方来问自己,发挥与解释就越深刻。要是大家都像颜回那样听一知十,胸中了然熟知,哪里会有问难?所以圣人的学识也寂然不动,因此孔子才说颜回没帮他。

在王阳明看来,颜回“闻一知十,胸中了然”,没问题可问。这是颜回自己的修为,但都这样的话这就会导致孔子的学说“寂然不动”,也就是没有进步。孔子希望像颜回这样的学生不但要自己默识心通,无疑可问,还希望颜回这样的学生能够上升一个层次,通过提问与探讨的教学方式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孔子之道,使孔子之道更加完美。但颜回在这方面并不上道,不能成为能与孔子一起论道的学生。理越辩越明,提问讨论在教学中是必要的。孔子想要的就是像佛家在传播过程中的那种“论道”形式,他认为颜回具备这种能力,但颜回却不能完承担这样的责任。

我们中国人的教学到现在都是重视老师讲授,而忽视学生的反思和发问,成为了一种被动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跟儒家弟子开创学堂的历史有关。儒家的“尊师”思想是尊重过头了的。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父亲是不可以被质疑的。在比如,我们家里的神龛上高高在上的是“天地君亲师”,师进一步被神化了,就更不能质疑了。这是儒家文化的弊端。朱子、胡氏以及现代教授们都遵守着后世儒家的这一传统,他们内心里深深刻印着“学生不质疑老师”的观点。所以他们不但没有体会出孔子对颜回的殷切期盼,还把孔子解释成了一个“窃窃自喜”的小人形象。

孔子提倡教学相长,但缺乏包容心。

所谓教学相长就是需要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孔子也非常在意与学生的互动。比如前面我们提到的“起予者商也”。还有子贡与孔子讨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时,用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孔子也大为赞叹“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当然,孔子喜欢的是态度端正地探讨问题,你的问题还得有一定的深度,最好还能够对他有所帮助,有所启发。比如《子路》篇记载,孔子认为“樊迟请学稼”和“请学为圃”就是降低档次的问题。孔子对这样的问题就不屑一顾,还骂樊迟“小人哉,樊须也!”孔子也非常不喜欢像宰予那样的“过度”质疑的学生。所以他每次都把宰予骂得体无完肤。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中庸”思想的无处不在,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知道,孔子对待学习不好的学生如樊迟和调皮的学生如宰予的耐心不足。对质疑自己学问本质的问题也缺少包容心。

道客村曰:

质疑方能教学长,

颜回不疑夫子怅;

可惜后世儒者痴,

一错再错师生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