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初中前10排名的学校(佛山初中前10排名的学校录取线)

添加导师微信:heiyou360 免费查看每日导师内部串子推荐

最近有很多读者朋友对佛山初中前10排名的学校有疑问。由部分网友整理出相关内容希望能够解答你的疑惑,关于佛山初中前10排名的学校录取线,本站也已经为你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佛山中考成绩公布后,很多初中的喜报都称自己为XX第一,导致家长们有时候会概念混淆。但喜报又缺乏统一的评定标准,仅仅通过喜报难以确认各校中考的排名。

为此,小编尽量收集了成绩突出学校公布的成绩和喜报,对2020年佛山各民办学校的中考情况作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对比

毫无疑问,佛山中考排在前10名的初中民办学校,由于三年前小升初进入学校的学生,都是千里挑一的优等生,成绩上有巨大的优势,因此中考有着天然的优势,比如南实、华英这些顶尖民校,进入石门中学、佛山一中的人数就占了全校约一半左右,中考成绩实在好太多了,如果与公办学校相比较,根本没有可比性;因此要比的话,也只能民办与民办之间比,公办与公办之间比,还有是区域与区域之间对比。

佛山民校

首先是佛山中考民校情况对比,小编收集并列出了四大名校公布的中考情况,以此来给佛山市各所初中的中考成绩作一个对比。

佛山四大民校

以下是佛山四大民校今年中考数据对比:

佛山初中前10排名的学校(佛山初中前10排名的学校录取线)插图

虽然四大民校都在说自己2020的中考成绩有了很大的突破,但从表上的数据可以知道,2020中考最大的赢家还是南海实验中学华英学校

因为四大名校都公布了佛一、石门、顺一三所卓越高中的上线人数,所以我们以此为重要的对比标准。南实的佛一和卓越高中上线率略微低于华英学校。另一方面,南实今年的屏蔽考生又以近乎双倍的数量领先华英学校。

换言之,南海实验中学今年的头部考生是明显优于华英学校的,而成绩的中坚力量还是华英略胜一筹。两所佛山顶级初中各有千秋。

除了4所顶尖的佛山民办学校外,其他民办学校中考情况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不能忽略一所学校——石门实验中学(狮山),根据该校公布的数据显示,该校高分屏蔽生有6人,今年石门中学上线人数为239人,佛山一中上线人数为302人,三所卓越高中上线人数为349人,成绩也是非常靓丽,由于没有参考人数和上线比率,因此难以放在一起比较

以下,小编收集了佛山前20名民校进行盘点和对比,看谁在今年中考里成为一匹黑马。

佛山Top20民校

佛山初中前10排名的学校(佛山初中前10排名的学校录取线)插图1

从上图不难得出,除南实、华英、南外、石实、石狮这5所民校外。表现最好的民校有几所,分别是图中的三水附中、西南中学、德胜学校、沧江中学

佛山公办学校

佛山初中前10排名的学校(佛山初中前10排名的学校录取线)插图2

小编选取了禅城区和南海区公办学校中考成绩进行汇总,由于大部分学校没有公布报考人数,无法对比头部优生比率,因此只能以高分人数作为对比参考;另外,根据近期禅城区、南海区上石门中学(指转普664)、佛山一中(指转普658)最低录取分数线(含指标生、指转普)人数,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果:

禅城区:

佛山初中前10排名的学校(佛山初中前10排名的学校录取线)插图3

(注:禅城以上佛山一中线为统计口径,不完全统计数据,因吉利中学、南庄三中等学校未列出上佛一线人数,统计未上榜)

南海区:

佛山初中前10排名的学校(佛山初中前10排名的学校录取线)插图4

(注:南海以上石门中学线为统计口径,此表为不完全统计,多所传统强校未列出上石中线人数,因此统计未上榜)

在公办学校的对比方面,多所学校上石门中学和佛山一中线人数,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南海区成绩尤为抢眼,西樵中学、儒林中学、大沥中学、和顺一中、盐步中学,均为传统强校

禅城区方面,惠景中学、南庄中学、佛山三中位居前列。

如果对比南海区和禅城区,上石门中学、佛山一中人数上,南海前5位明显比禅城区前3位占优,比如南海排在第6位的平洲二中,上石中线人数为32人,但由于上佛山一中线分数要比石中线低,因此对照上佛山一中线,就有48人,接近禅城区上佛一人数最多的初中——惠景中学,该校上佛山一中人数为53人,与盐步中学数量相当

这也意味着,头部的公办学校,南海区上石中、佛一线的优生率比禅城区占优。

禅城区除了惠景中学以后,排在二三名出现断层现象,上佛一线人数与惠景中学对比有一定的差距。

不过,中考路上,还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或者只是报喜不报忧!毕竟,公办学校能考上石中、一中的考生,通常只是凤毛麟角

现实的情况是,无论是禅城、顺德还是南海,仍有不少初中学校能上石中、佛一、顺一、南中线的,仅有个位数字。试想想,全校500人甚至是七八百人初三学子,仅有个位数的五六人(甚至更少)考上石中或佛一,少得可怜的1%优生率,这叫家长们情何以堪!区域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依旧严重;在奔向优质教育、公平教育的道路上,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