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端是什么意思(发端于什么店基于什么定型于什么)

朱熹借鉴佛家的心的概念来解释儒家的“明明德”,说明德“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这就要走到佛家的路线上去了,这种解释会偏离儒家的正确方向。

儒家要修的不是一个空灵的心,不是空完之后追求把佛性修出来,开悟成佛,儒家根本不是这个思路,儒家要修的是恢复人善良的本性,找到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用这个东西指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儒家经典中说的性,不能是佛性,不能是虚灵不昧的。

清代的颜元提倡实学,批判宋明理学,他说理学的修身方法就是半日读书、半日参禅,原因就在这里,按朱熹的理解去指导修身,确实容易走向佛教的路数。我们之所以要纠缠于“明德”这个概念,是因为这与儒家的具体修行方式有关,指导思想、出发点的不同,会导致具体做法的完全差异。

那么,“明德”究竟是什么?我理解,简单说就是人生光明的品德,也就是人的本性中那些最美好的品质。人最美好的品德就是人性之中的善,对此,《孟子》里面有具体的阐释。

《孟子》的《告子》篇中讲: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在《公孙丑》篇中也讲到: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这就是孟子提出的非常有名的“四端”,或者叫“四心”。“端”就是发端、开始的意思。孟子说,每个人都有侧隐之心、恭敬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这叫“四心”。侧隐之心是“仁”的发端,或者说由此出发就生成了儒家提倡的重要理念“仁”;羞恶之心是“义”的发端,由此可以生成“义”;恭敬之心,或者说辞让之心,是“礼”的发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发端,这叫“四端”。孟子认为,说“四心”也好、“四端”也好,都是人先天具有的善良本性,“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不是后天强加到我们身上的,而是我们本来就具有的美好的本性,就是“明德”。

人的美好本性中还包括哪些内容不知道,但孟子认为,至少仁义礼智都属于我们先天的美好本性。只不过我们受到后天的蒙蔽,把这些先天的美好本性都忘记了,这也就是《三字经》上说的“性相近,习相远”,本来人的先天美好本性都是相似的,是后天的习染蒙蔽了我们先天的美好本性,所以人和人的差距才越来越大。

儒家的修炼方法,就是去掉那些不好的后天习染,把本性当中美好的东西修出来,使人光明的本性重新焕发出光明,这就是“明明德”。

《孟子》一书中还举了一个例子来证明每个人先天都具有侧隐之心,先天具有“仁”。孟子说,如果看到一个小孩子眼看要掉到井里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侧隐之心、恐惧之心?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不是因为认识孩子的爹妈,与孩子的爸爸妈妈有交情,也不是为了给自己换来好的名声,更不是因为不喜欢听到孩子的哭声。可是,尽管这个孩子和你没有任何关系,任何人肯定都不会无动于衷,这就是人内心当中的侧隐之心。孟子举了这样一个很切近生活的例子,让我们去反思,我们是不是先天就具有这样的心态?这种心态和人生经历、学历、教育没有关系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吧?如果是每个人都有的,就说明这种侧隐之心是先天的,是人天生就具有的美好本性之一。

孟子以这个例子来证明,“四心”、“四端”,仁义礼智,是人先天的美好本性。既然“四心”是人的本性,那么,不具有“四心”的人,就是不具备人的本性,就不是人!所以《孟子》一书中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王阳明的一个弟子还曾用实例证明人皆有羞恶之心,也就是羞耻心。夏天最热的时候,他当堂劝一个死囚犯脱掉上衣,囚犯毫不犹豫地脱了,而且觉得这样很凉快、很方便,可是,当他再次劝囚犯把内裤也脱掉时,囚犯却死也不肯了,连称不方便。一个罪大恶极的死囚也不肯当众把内裤脱掉,这就证明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存在羞恶之心的,说明孟子说的对,羞恶之心也是人先天的美好本性之一。

我在学校里不允许女生穿吊带裙、男生穿背心裤衩来上课,这种着装你在外面穿我不管,也管不着,但不许出现在我的课堂上。哪个学生要是非得穿这身儿来上课,被我赶出去还算旷课。学生和我辩论,说我要求太严格。我说教室是公共场所,是学习的课堂,在这里你要体现尊师重道。学生说我老脑筋,不够文明开化。我抓住这点说,你把穿的少和文明开化划等号啊,那最文明的是牲口,什么都不穿。学生继续辩论,说夏天少穿点是为了凉快。后来我提了个问题让他们无话了,我问,你们能不能什么都不穿上街?那样更凉快,下次课我批准你全裸来,要么穿正装,要么全裸。结果没有人选择全裸。为什么?因为有羞耻心嘛。

是非之心也一样,什么事情对,什么事情错,每个人心里都有笔账,越小的孩子这笔账越明白。大人可能糊涂,是因为受社会的影响。比如,上课迟到,你让小孩子上课迟到,他差一分钟都不行。但成年人觉得晚点儿就晚点儿吧,老师可能还来晚呢。是非之心逐渐泯灭,被功利之心压制了。小孩子是非判断非常准,他的内心没有被功利之心蒙蔽,就像西方的故事“皇帝的新衣”。

所以,我们要通过修养来恢复我们的赤子之心,抛弃功利心,把是非心留下,活的才真实无伪。在儒家看来,修养不是增加外在的束缚,而是恢复我们的善良本心,这就是“明明德”,使你内在的光明本性焕发出光明。

稍微多说几句,我觉得“四端”中,最需要探讨的是“智”,智慧。

现在大家都追求智慧,导致各种培训班都叫什么什么智慧。但大家要意识到一个问题,凡是可以通过学习得到的,不是知识就是技能,而智慧是学不来的,是要靠自己悟出来的。花钱参加各种培训班去学智慧,这本身就是没智慧的表现。我现在讲的都是知识,我讲完了,你听明白了、学会了,因为这是知识,想要通过上我的课就具有了人生大智慧,我可做不到这一点。但并不意味着上我的课就一定不会开悟,我的课虽然讲的乱七八糟,但你不知道因为哪句话忽然有所感悟,开悟了,从此人生不再纠结了,这是有可能的。但那个智慧也是你自己悟出来的,而不是我教会的。

智慧是悟出来的,不是靠学习能学会的。不过,孟子告诉我们,仁义礼智都是人先天就具有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先天地具有智慧啊。有人说,我怎么没有呢?按孟子的说法,你不是没有,而是被后天的习染给遮蔽了,通过“明明德”就可以找回来。

你能够去除后天的遮蔽,就开悟了,就不纠结了。靠“明明德”能修出智慧,而不是靠学习。我们注意,“明明德”就是在暗示我们,要进行心性修炼,首先要开启智慧。没有智慧怎么能走向人生的成功?《大学》告诉我们,走向成功、成为大人物的第一步就是要获得智慧,通过修“明明德”唤醒沉睡了几十年的智慧。

不经过“明明德”的修养,人先天的善良本性会被压制,压制久了会迷失,那就没办法自我完善了,连本性都迷失了,还谈什么自我完善?还谈什么智慧?只有“明明德”,唤醒先天的美好本性,才有可能实现《大学》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做到“明明德”,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道理很简单,我们无法想像,一个迷失自我的人会把家管好,会把国家、天下治理好。

如果不经过修行的话,每一个人都是浑浑噩噩的,善良本性都体现不出来。因为社会就是一个大染缸,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受到影响之后你还不修“明明德”,那么你美好的本性肯定是越来越受到压制,最后导致完全的迷失。迷失到极点你就成为了小人,“小人穷斯滥矣”,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够满足自己的物质利益,什么方法都可以用。